親們,三月是春光燦爛的季節(jié),也是孩子長高的最佳時機。這一個月,我都不布置周末家庭作業(yè),平時我們抓緊時間做到高效學習,周末希望家長朋友帶著孩子多出去戶外活動,我們這學期有一個關鍵詞是~熱愛,熱愛大自然,熱愛中國文化。三月主題~一棵開花的樹。尋找開花的樹,孩子自己拍照片,三月結束時我們一起來做展覽。不要把這個當成任務,就是讓孩子全身心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里,鼓勵他們用會發(fā)現(xiàn)美的眼睛去看世界。”
——魯老師在家長群里發(fā)的通知
“我想讓孩子們去觸摸春天,走出教室,去感知大自然……”近日,成都一小學老師在家長群中發(fā)布了一則“三月不布置周末作業(yè)”的通知,引發(fā)家長熱議。成都商報記者了解到,這位老師叫魯圓愿,來自四川師范大學附屬實驗學校(以下簡稱川師附小),系該校二年級三班班主任。
據(jù)魯老師介紹,自己的初衷很簡單:“陽春三月是踏青的好時光,周末時間,孩子們不必窩在家中做作業(yè),相反,他們應當走進大自然,感受春日的暖陽,去觀察、去發(fā)掘萬物復蘇的生機。”老師的舉動,不僅樂壞了班里的小朋友,家長們也紛紛點贊。
有網友擔心,不布置作業(yè),如何檢驗孩子們的學習,是否會影響成績?對此,魯老師稱,她在寒假鼓勵孩子們背誦跟春天有關的詩句,“一邊享受童年,一邊發(fā)現(xiàn)自然之美,這也是一種學習。”
只是去玩?
老師:辦展覽也是一種檢查
談及這則班級通知,魯老師表示,三月正值春花浪漫之際,不給孩子布置周末作業(yè),目的是希望家長趁著周末時光,帶上孩子多去戶外走走,讓孩子們全身心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中,鼓勵孩子們用眼睛去探索周遭世界,同時,更好地與父母享受親子時光。
此外,魯老師解釋道,周末不布置作業(yè),實際上也是與班上正在進行的“一棵開花樹”的主題活動相契合,“這個活動就是讓孩子們去尋找、觀察一棵開花的樹,讓孩子們全身心享受整個過程,而不是當成一次作業(yè),或者任務。”她告訴記者,已經與家長和孩子們約定好了,用相機定格下開花的樹,等待三月結束時,大家做成小展覽分享見聞。
魯老師認為,發(fā)布這則通知以及組織這次活動,自己的想法其實很簡單。“童年應當是歡快的。油菜花開了,在田野上奔跑、打滾、追蝴蝶……讓孩子和家長朋友一起沐浴在暖意融融的春光里,這才是童年的味道。早在寒假時候,我就有這樣的想法了。家長們還在群里推薦了不少周末近郊游的目的地。”
對于有網友提到的,不布置作業(yè)如何檢驗孩子們的學習,又是否會影響成績,魯老師表示,這個倒不必太擔心,自己也早已有安排。她告訴記者,在三月結束后,班上舉辦展覽其實也是另一種檢查,“比起課本中停留在文字層面的鳥語花香,大自然的美需要用心去體驗和感受,一邊享受童年,一邊發(fā)現(xiàn)自然之美,這也是一種學習。”
空手而去?
寒假鼓勵孩子背跟春天有關的詩句
據(jù)了解,三月不布置周末作業(yè),讓孩子去踏春這一舉措,僅在二年級三班實行。雖然沒有在全校推行,但獲得了校長的支持與贊揚。魯老師坦言,“能夠將自己的理念融入班級管理,得到家長的認可,與學校的支持分不開。”
其實,除了三月沒有周末作業(yè),平日里,這個班的作業(yè)也極其個性化。寒假,魯老師鼓勵孩子們背誦跟春天有關的詩句,“孩子們都告訴我背了很多關于春天的古詩,所以這個月不布置作業(yè),看起來沒有動筆,但我們能夠讓孩子們去切身感受詩句描繪的春天。”此外,為了引導孩子們對中國文化的興趣,魯老師也曾經別有創(chuàng)意地布置一些作業(yè),例如了解自己所住街道名字的來歷。金沙遺址路、寬窄巷子、四圣祠街……很多街道都有二年級三班學生的身影,三五結隊,從實地考察,文化融入,到文獻研究,以及最終的成果匯總,每個人都樂此不疲。“我想讓孩子們走進大街小巷,在感受成都文化的過程中開展學習,讓學習通過與眾不同的形式變得有趣。”
家長咋看?
“讓孩子主動感知,比作業(yè)重要”
“這份作業(yè)的意義,遠遠超越練習本里一個空想的造句,或是在一段文字中去尋找描寫春天的句子。無論是春天還是大自然,都要真真切切地讓孩子用心靈去感受,用明亮的眼睛去發(fā)現(xiàn),用稚嫩的小手去觸摸,才能實現(xiàn)立體學習。”家長羅女士告訴記者,“其實,我們家長內心里也有這種想法,想帶著孩子出去尋找春天的腳步,而魯老師實現(xiàn)了我們的想法。”
“孩子現(xiàn)在處于低學段,成績并不是最重要的。我認為現(xiàn)在是培養(yǎng)他對自然,對文化產生興趣的時機。讓他主動去感知,比作業(yè)重要。” 家長馬女士相信,“一個對自然、人文有親近感的孩子,怎么都不會差的。”
記者了解到,班里家長們看到這則通知后,都跟孩子們一樣興奮,不少家長都已經擬定了周末出行的計劃。比如,馬女士告訴記者,自己打算本周去杜甫草堂和植物園,下周去金堂燒烤和挖蔬菜,再下周去碧螺溝,讓孩子領略不同地域特有的春景。
能否推廣?
校長:各班情況不同,不會“一刀切”
作為校長,也同樣身為家長,該校校長邱華第一時間了解到二年級三班的這次“三月作業(yè)”,并表示十分支持。“接觸大自然對現(xiàn)在的孩子而言,尤為重要,我們的童年和同伴、自然之間都有互動,而現(xiàn)在圍繞在孩子身邊的,是各類電子設備,以及課余的輔導,少了很多與同伴和自然的互動,而這對人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。”
邱校長表示,“以我們?yōu)槔赡暌院蠡貞?,也許不會有一次成績讓你記憶猶新,但總有很多童年趣事令人向往。我們也希望,孩子的成長,不止是成績。比如,去油菜花叢里捉迷藏,在田野上游戲奔跑,和同伴比賽爬樹……我覺得這些東西是對童年的一種滋養(yǎng)。另一方面,孩子的學習不應該局限于書本,整個世界都是孩子學習的素材。”
在邱校長看來,魯老師的這次作業(yè),其實是一個多贏的想法。對孩子來說,可以走進大自然;對老師而言,如果周末不布置作業(yè),老師必然就要思考平時的教學要怎樣提高效率,才能兩者兼顧。“比如寒假里,魯老師讓孩子背關于春天的詩歌,如果不是老師的引導,很多孩子也不能體會到詩句描繪的春天。”
那么,類似的個性化作業(yè),是否會在全校推廣?邱校長表示,這屬于班級的個性化安排,非學校統(tǒng)一安排。同時,她表示,每個班的具體情況有所不同,所以學校也不會“一刀切”,但是學校非常鼓勵教師創(chuàng)新,倡導教師結合自己班級學生的特色,定制專屬課程,“照本宣科的模式并不見得適合每個孩子。”(成都兒童團記者 許雯 實習生 應鑫)